其他

怎么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政策解读

  • 日期 2023-11-22
  • 作者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浏览量:572
  • 分享次数:1

怎么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政策如何解读?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时代特征显著的、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关的、主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质企业,下面就和瑞立视一起来看看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相关内容。

产教融合型企业政策解读

1.政策前置,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第一,加快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相关的准入退出机制和体系建设。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启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出台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宏观安排;在地方层面,各级各地政府也应积极响应,结合当地产业需求情况及职业教育水平,拟定适用于本地区的政策文件。国家和地方都应切实承担起制度建设者的职责,成立专项机构负责对接,进一步细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措施。第二,加快构建产教融合型企业风险评估机制。智能信息化时代,技术更新加快,产业变革时限缩短,导致企业在选择产业发展时更具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帮助产教融合型企业避免受到风险冲击或是减少技术研发损失。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和学校筛选出更佳“盟友”。在产教融合初期,企业或学校选择合作对象时,往往会因双方存在信息差导致出现互不匹配的现象。如企业与学校的需求不一致等。第三,加快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监督评价机制。一方面,政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责任人,须保障产教融合型企业各项工作按照国家所倡导的方向前进。因此,政府应承担起作为“督导”的任务,牵头设立督察小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主动搭建地方性产教融合型企业规范发展平台,鼓励各类监督主体反馈监督意见。同时,定期公开发布监察报告,并实时更新整改办法。

2.更新认知,建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产教融合型企业不再单纯具有生产性、营利性的功能和属性,而是兼具“教育性”和“功利性”双重属性,即将企业营利的功利性与学校育人的公益性紧密结合。企业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积极承担育人的社会责任,成为职业教育系统中融合教育和经济、市场和社会经济统一体。一是正确认识产教融合型企业性质,增强校企双方认同感。部分企业单纯认为参与职业教育是把生产性实训基地放到学校中,或是接收来企实习的学生,将企业与学校进行物理隔离。部分企业则是出资建设实验室,要求学校出可以转化的科研成果。这两种企业仅仅只将学校当作索取利益的对象或当作经济利益的来源,这种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简单理解,并没有深刻解读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教育属性,是远远不足以支撑企业长久发展的。企业和学校应共同组建融合部门,帮助企业过渡到学校,帮助学校融入企业,使之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校企“师”“师”互通,扩大产业人才储备池。作为学校的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企业的师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兼备两种技能能够缩减产业技术变革的实践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使产教融合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加强,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步提升,从而弥补教学过程的理论偏向。找准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关注点及各方利益契合点,引导产教融合型企业兼顾两端、服务四方,真正形成既利我又利他的体现校企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3.坚守底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模式

产教融合型企业嵌入职业院校育人质量保证体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招。企业和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往往未能充分发挥文化资本的力量。但各主体拥有的文化资本能够协调各群体的利益和价值取向,树立共同的目标,有利于营造产教融合型企业持续发展的氛围。一是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让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一方面,企业师傅在进行生产性实操时,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模仿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企业师傅所承载的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也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职业观和行为理念当中。二是全面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的任务和举措。人社部《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转岗员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达到“转岗即能顶岗”。学徒制文化是行业文化中特有的文化资本,体现了行业知识、行业习俗、价值观等。职业院校的文化资本与企业的文化资本交融,围绕“育人”这一核心理念,把逐步壮大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队伍打造成维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角色,促进职业院校培育出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其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资源基础。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数字影棚实训室虚拟现实专业建设3D虚拟直播虚拟仿真实训动作捕捉设备的相关内容,可以咨询瑞立视。